权威媒体 西安门户
西安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 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来源:西安日报 时间:2022/11/30 10:43 阅读量: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

  为全面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通过健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努力建设和谐有序的幸福家园,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探索“全科网格、多网合一” 提升治理效能

  11月25日一大早,全科网格员牛阿妮来到长安区郭杜街道樱花路社区核酸检测点,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核酸检测现场,她引导居民扫码、采样,维持现场秩序。当日核酸检测工作结束后,牛阿妮开始巡查辖区各小区的治安、消防安全隐患。

  

  全科网格员牛阿妮(左二)在检查社区供暖设施,排查安全隐患。

  “巡查中,发现问题,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长安e格’App上报。看到我们上报的问题,社区综网中心会及时批转涉及的相关人员处理。最后,由我们上报人确认,以形成闭环,确保隐患整改到位。”牛阿妮说,每日两次巡查期间,他们会从点点滴滴为网格内的居民创造安心、放心的生活环境,会同步开展用气、供暖安全排查,矛盾纠纷排查调解、走访看望独居老人,随机开展反电信诈骗、反养老诈骗知识宣传等。

  “服务居民,小小网格就是我们的阵地和舞台,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是我们的工作信念。”牛阿妮说,全科网格员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总在群众身边听民意、知民心,在守护辖区安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全科网格员是发现基层矛盾隐患问题的“哨兵”,是实现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的基本力量。据介绍,围绕人、房、地、事、物等社会治理要素,今年以来,长安区全力推进“全科网格、多网合一”,实现了要素全入网、事务全进网,最大限度统筹整合基层服务管理资源。按照经费不减、人员精简、提薪鼓劲的原则,采取择优竞聘、大学校招、社会招考等方式,从原有的秦保、环保、巡河、护林、社会治理5大类922名网格员中,优选构建起由252名全科网格员和295名辅助网格员组成的社会治理全科网格队伍,夯实基层治理队伍,趟出了一条基层治理新路子。

  充分发挥全科网格员年轻、专业、高素质优势,长安区持续推进全科网格建设,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发现”解决问题,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让全科网格队伍在助力秦岭保护、应急防范、隐患排查、矛盾化解、疫情防控、服务群众、平安创建等工作中发挥出巨大作用。

  聚焦治理创新,长安区通过整合、探索已形成“党建+网格+警格+N”治理模式,汇聚基层治理强大合力。聚焦服务职责,围绕“政治安全、社会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四个方面,明晰网格员职责清单,创新涉秦岭保护区域网格“1468”工作法、城市社区“3458”工作法等,及时掌握群众诉求、排查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为群众排忧解难,初步形成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网格全覆盖、服务零距离”的良好局面。

  “一站式”调解矛盾纠纷

  “我们的劳务费终于有着落了,感谢你们多方协调,为我们排忧解难!”近日,在未央区社会治理中心接待调处大厅,顺利拿到21万元劳务费的12名农民工再三对工作人员的帮助表示感谢。

  据一农民工介绍,他们一行来自湖北、四川等地。今年5月,在未央区凤城三路某项目工地完成玻璃幕墙安装施工后,项目承包人李某却以工程未验收为由,拖欠他们共计21万元劳务费。在和李某多次协商未果的情况下,这12名农民工找到未央区社会治理中心接待调处大厅求助,希望工作人员帮助他们讨要拖欠的劳务费。

  接到这12名农民工求助,未央区社会治理中心接待调处大厅诉前调解室和法律援助室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对方组织调解工作。调解中,发现双方对立情绪大、“火药味十足”,调解专家王顺虎耐心给承包人李某释法明理;诉前调解室及时对拖欠工资进行核算;法律援助室耐心做好农民工的情绪安抚工作。经过多方联动,历时8小时后,双方达成一致,李某当场兑现了拖欠的21万元劳务费。

  据悉,为尽可能方便群众反映问题,2021年6月未央区结合辖区工作实际,在全市率先建成社会治理中心。其中,接待调处大厅整合汇集了信访接待、人民调解、诉前调解、司法确认、行政争议化解、行政复议、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心理疏导等各方工作力量,创新采取集中常驻、按需入驻、轮班入驻等模式,可一站式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诉前调解、行政复议、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服务。在有效降低化解矛盾纠纷的时间和经济成本的同时,大大提升了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

  紧紧围绕“解民忧、保稳定、促和谐”这三个关键词,未央区社会治理中心接待调处大厅运行一年多来,充分发挥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牵引和兜底作用,重点攻坚事关辖区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全区域覆盖、全天候运行、全功能集成,实现了矛盾纠纷的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并形成矛盾纠纷调处“一窗受理、多元化解、事后防复”的工作闭环,有力推动了辖区社会治理成效持续提升。

  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社会协同的社区治理新机制,未央区从聚焦基层治理的堵点、难点做起,从聚焦居民身边的“关键小事”做起,大力推动工作力量向服务群众一线汇集。按照“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有章理事”的“四有”标准,未央区在辖区所有小区建成466个小区工作站,选聘4900余名楼栋长,主动回应群众所需所盼,打通社区治理“最后一米”。

  

  保利中央公园小区工作站一角。

  “现在不管发生邻里纠纷,或是自己遇到问题需要帮助,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找楼栋长或工作站。”保利中央公园小区居民王阿姨说,因为楼栋长或小区工作站真正替群众着想,帮群众排忧解难,所以深得大家信赖。以前办事得跑到社区,现在小区工作站就能直接递交资料办理,真的很方便。遇事有人管,办事更方便,居民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张某某爸爸报名参加核酸检测秩序维持”“王某妈妈报名参加求助电话接听”……积极响应社区号召,日前新城区西一路街道兴乐社区“尚善学苑”的10多位学生家长主动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行列。

  “这次报名的大多是我们尚善学苑家长帮帮团的成员。”兴乐社区党委书记李玉梅告诉记者,兴乐社区周边有6所学校,辖区小朋友特别多。为缓解辖区学生周末、寒暑假“看护难”问题,社区通过走访居民、周边学校老师,招募第三方社会组织采用“校社联盟”方式,着力打造尚善学苑服务品牌。

  目前,尚善学苑除开设手工、书法、绘画、编程等丰富的课程外,还经常开展儿童兴趣小组、家长座谈、亲子活动等主题活动,组织孩子们开展清理野广告、摆放共享单车、争当小小文明引导员等公益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尚善学苑的家长们自发形成了家长帮帮团,并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在为孩子讲党史、社区疫情防控和小区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中,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李玉梅说。

  据介绍,拥有9300多人的兴乐社区是老城区典型的综合性社区。在仅有12名工作人员的情况下,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创新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精细化做好为民服务工作。针对社区31个居民小区大多没有物业的情况,为破解居民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修修补补”等问题,社区及时整合辖区驻地单位的兼职维修工和专业维修公司人员组成“乐修匠”服务队。

  “‘乐修匠’采取线上+线下、市场+公益的方式,对正常家庭,按照略低于市场价的方式收费;对低保户等困难家庭,只收取材料费;对特别困难的家庭,实行免费维修。由此产生的成本费用由社区尚善公益基金埋单。”李玉梅说,从最初的2人到如今的97人,从换灯泡、通马桶到家电维修、换锁修锁等,乐修匠服务队已累计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4000余次。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兴乐社区挖掘了一批退休老党员、热心居民担任楼栋长,进一步补充社区人员力量不足的短板。封控时,他们及时发布开展核酸检测的信息、摸排小区人员情况,协助社区落实居家隔离、集中隔离、分级治疗等措施;解封后,他们依托网格继续宣传防疫政策、动员疫苗接种,协助开展义诊义剪、关爱特殊群体等活动。

  “参与社区治理服务的各方志愿者们通过将爱和文明延伸到整个社区,也感染了更多居民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共建美好社区。”李玉梅说,社区将进一步挖掘群众需求,加强和完善城市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区域化党建共建的作用,通过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春燕 文/图

编辑:王嘉

分享

网络台APP下载

西安网APP下载

   电脑版 陕ICP备09025004号
      @2000-2022 西安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