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媒体 西安门户
“文明祭扫 绿色清明”——陕西省清明节主题宣传暨殡葬改革政策进社区(村)宣传月启动仪式在西安举行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03/30 11:43 阅读量:

  3月29日,由陕西省民政厅主办,西安市民政局、新城区人民政府、陕西省社会事务协会承办的“文明祭扫 绿色清明”暨殡葬改革政策进社区(村)宣传月启动仪式在西安革命公园举行。

  启动仪式以“文明祭扫 绿色清明”为主题,设置仪式区、政策宣传区、追思寄语区等六大功能板块,通过“系黄丝带追思+浇灌平安树”的方式,传递“以文明传承孝道”理念。省委宣传部文明实践处副处长刘霞宣读《2025年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倡导网络祭扫、家庭追思等低碳祭扫方式,家属代表分享了选择海葬的初衷。现场设置的“追思墙写寄语”“承诺践行签名”等互动环节吸引了众多参与者。各地市展示了殡葬改革亮点成果。

  省民政厅副厅长戈养年介绍,近年来,全省殡葬改革成果显著。一是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省民政厅联合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出台了《关于做好殡葬设施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殡葬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规范城乡公益性公墓占用林地的通知》《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十项措施》等政策文件。推动市县出台政策标准139部,完善535项殡葬服务机构内部管理制度,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二是服务品质大幅提升。我们强化殡葬行业公益属性,全省累计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500项次,降低收费项目682项次,减少群众丧葬费用1545万元,惠及群众3.5万人。三是要素保障全面强化。将殡仪馆、城乡公益性公墓、经营性公墓等殡葬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土地指标6万余亩。“十四五”以来下拨4.34亿元资金支持殡葬设施建设,有力推动了殡葬设施的升级完善。四是移风易俗深入推进。倡导厚养礼葬的文明新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西安市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公益性海葬活动。西安市、商洛市“互联网+殡葬”便民服务模式,获得社会好评。指导社区(村)完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陋习,社会风气向绿色、文明转变。五是信息化建设全面优化。我省殡葬业务综合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殡仪馆、公墓实现了在线业务办理,办理业务更加便捷、高效、透明。六是人才队伍持续优化。组织殡葬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参加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展现了我省殡葬服务队伍的专业素养和精神风貌。

  戈养年表示,今年将以更高的标准,采取四项措施,让文明祭扫与绿色理念深度融合,推动殡葬改革实现新突破。一是聚焦培育移风易俗新风尚,我们将以清明节主题宣传活动为契机,开展葬改革政策宣传进社区(村)宣传月活动,推广敬献鲜花、绿化植树、集体共祭、家庭追思等低碳祭扫方式,开展线上祭扫服务,倡导文明祭扫、绿色祭扫。开展“无烟陵园”、“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等活动,引导群众抵制封建迷信,培育绿色祭扫理念。大力推广海葬、树葬、花葬等节地生态殡葬方式,让绿色、文明祭扫成为新风尚。二是聚焦满足群众多样化服务需求,建立群众基本殡葬服务项目清单,出台减项降费优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殡葬服务机构增设服务窗口、延长服务时间,开通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绿色通道,提供轮椅、休息点、饮水点等便民措施,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温馨的服务。三是聚焦解决身后事难题,将依托智慧民政网络平台,打通卫健、公安等各部门数据信息壁垒,打造“身后事一次办”群众服务端口,实现办事流程、表单内容等8项标准统一,实现户口注销、证明开具、待遇停发等事项集成办理,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四是聚焦加强殡葬改革的制度保障,加快推进修订《陕西省殡葬管理办法》,在公共服务供给、综合监管、移风易俗等方面形成一系长效机制,为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全省民政系统将全面开展殡葬改革政策进社区(村)宣传月活动,通过社区讲座、展板、短视频等形式,普及文明祭扫知识。引导群众参与绿色殡葬实践,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民政力量。

编辑: 石彬

1003000000000000

分享

网络台APP下载

西安网APP下载

   电脑版 陕ICP备09025004号
      @2000-2025西安网 版权所有

您好呀,有什么可以帮您? 期待与您互动!

机器人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