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媒体 西安门户
持续放大对外开放能级 更高标准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04/22 02:27 阅读量: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放大对外开放能级,更高标准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加快构建更具承载力、辐射力、聚集力的综合开放枢纽,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1519自然列,开行量、货运量等均呈现40%左右的增长。强劲的运营势头,为培育发展临港产业,打造中欧班列(西安)经济圈不断夯实了枢纽基础。

  围绕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西安)运输效能,深化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西安铁路局、西安海关、西安浐灞国际港等部门持续强化合作,探索出口货物“区港一体化”监管新模式,西安综保区出口货物平均通关时间缩短50%,中欧班列(西安)对外与哈铁数据互联互通,在境内率先实现海关和铁路数据联通、智能报关、启运港退税等,运行效率提高三分之一以上。西安国际港站加快智能场站系统建设,推动与铁路95306系统无缝对接,场站完成升级改造,扩容至3束6线,年货运量可达7500万吨,运输组织提升明显,班列集结分拨效率较以前提高了52.9%,单日装车最高达25列、1366车,中欧班列运输效率进一步提高。截至4月14日,西安铁路局今年以来货物发送量突破1亿吨大关,累计运量达10349万吨,货运总量及中欧班列单站开行量稳居全国前列,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西安)日均开行量超15列,累计开行量1519自然列,同比增长45.1%。运送货物总重达168.2万吨,同比增长48.3%,发送箱15.6万标箱,同比增长39.2%。

  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为引擎,我市持续强化与山东青岛、浙江宁波等沿海港口衔接,深化与哈萨克斯坦铁路公司、俄罗斯铁路公司、阿塞拜疆铁路公司等多项合作。目前,西安国际港站已开通6条铁海联运班列,实现货物“一站式”转运至内陆枢纽,并通过18条国际干线辐射欧亚,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班列数量不断增加,运输时效由原来的15—23天缩短至11天左右。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的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持续高质量运营,已累计转运货物超15万吨,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与西安国际港站集装箱装卸场区实现实时联动,构建起集装箱“即到即办”的调度体系,进一步压缩了通关查验、口岸换装、审批等环节的时间。当前,我市正加快推动西安智慧口岸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位于阿拉木图的中国·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建设,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枢纽对枢纽”升级。

  通过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已成势见效,越来越强的临港产业聚集效应加速显现,“物流+贸易+金融+产业”的中欧班列(西安)经济圈正在形成。目前,中欧班列(西安)累计服务企业达到了1.65万家,开放枢纽吸引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总部及分支机构、绿色金融及跨境交易平台、临港制造及科创企业、智慧物流和现代服务等企业加速聚集。今年,我市将持续深化拓展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成果,更高标准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加快构建更具承载力、辐射力、聚集力的综合开放枢纽,在目前可满足每年1万列开行需求的基础上,加大集装箱中心站等基础设施扩能改造力度,进一步提升货物吞吐能力和运力水平,西安国际港年集装箱吞吐量60万标箱以上,不断提升中欧班列(西安)运营能力,增强市场化和国际化竞争力,深度参与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和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健全完善口岸体系和物流体系,用好中远海运铁海联运中心、中国林业木材交易中心和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加紧建设阿拉木图中国·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阿塞拜疆巴库港物流中心等一批辐射区域广的海外场站,推动中欧班列“枢纽对枢纽”多点升级,同时,加强国际经贸合作,培育发展临港产业,全面增强开放枢纽的集群效应、磁场效应,加快塑造“物流+贸易+金融+产业”的中欧班列经济圈,为打造活力迸发的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夯实枢纽基础。

编辑:赵鹏

1001000000000000

分享

网络台APP下载

西安网APP下载

   电脑版 陕ICP备09025004号
      @2000-2025西安网 版权所有

您好呀,有什么可以帮您? 期待与您互动!

机器人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