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媒体 西安门户
"全国文明校园"高新二小:校园灿然绽放文明之花
来源:西安日报 时间:2025/07/08 13:35 阅读量:

  清晨的校门口,值周学生向进校师生微笑挥手;走廊里,孩子们遇见老师主动道声“老师好”……在西安高新第二小学,这所拥有近3000名师生的“全国文明校园”里,每个日常瞬间都是文明滋养的注脚。

  高年级学生为学弟学妹演示如何叠红领巾。(受访单位供图)

  学校将文明基因深植教育土壤,用点滴行动为少年儿童勾勒出终身受益的成长坐标系。正如副校长王艺雯所言:“文明是根,唯有根基扎稳,教育之树才能枝繁叶茂。”

  “环境浸润”方寸之间见文明底色

  漫步高新二小校园,文明气息扑面而来。文化墙上一幅幅充满童趣又蕴含深意的画作,宣传栏中展示的中华美德故事……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学校对文明校园建设的用心。

  作为“西安市首批垃圾分类示范学校”“西安市第二批无废学校”,高新二小对环境卫生极为重视,每学期开学都会举行“文明处室”校园文化建设特色评选活动,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一二年级时,我对垃圾分类还懵懵懂懂,是学校通过趣味微剧场、每日值日检查,还有手抄报展览这些有趣的方式,一点点教会我如何分类垃圾。”六年级学生王以宁直言,“现在的我不仅能熟练分类,还能在校外公益活动中给大人们讲解呢!”五年级学生赵泽苑很喜欢学校开展的变废为宝活动,“我们用旧物做模型,在活动中展览,可有意思啦!”

  “当孩子发现废物能变宝贝,分类积极性就提高了!”在二年级班主任汪偲嘉老师看来,文明校园建设不能只靠制度,更需要师生共同践行。只有让孩子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才能内化成为他们的文明修养。

  “课程铸魂”让习惯在浸润中生长

  采访当天,正好遇上二(7)中队开展“争做党的好孩子”少先队活动课。少先队员们通过唱红歌、讲红色故事等沉浸式体验,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

  打造精品思政品牌阵地,开展好少先队活动,是该校文明教育的重要抓手。学校每学期上好“开学第一课”,每月举行疏散演练与主题安全教育,在传统节日组织“我们的节日”活动,利用升旗仪式等开展“德育大讲堂” 。

  “文明教育也藏在语文课的字里行间。”三年级语文教师马小莹举例说,比如教《掌声》这一课时,她会追问孩子“如果这位同学在我们班,除了掌声,我们还能怎么做?”孩子们会抢着说帮她拿书包、下课陪她聊天等。再比如,学写信单元时,会让孩子给学校的保安叔叔、保洁阿姨写信表达感谢。

  “你看,课文里的‘文明’——尊重与关爱,一下子就成了孩子们能想到、能做到的具体行动。”在马小莹看来,真正的“文明校园”,更是一种由内而外生长的力量,是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会的共情、责任和担当。

  该校大队辅导员杨臻介绍,学校构建了分学段德育体系:一年级“行为习惯养成”、二年级“文明礼仪”、三到六年级依次推进友好交往、诚信、责任与感恩教育,通过系统化、品牌化、常态化的建设和活动,努力将文明的种子深植于每个孩子心中。同时构建“多彩生命”课程体系,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应对未来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家校共育”让文明之花从校园开到社会

  “从一年级时听哥哥姐姐讲少先队知识,到现在作为大队委给一年级弟弟妹妹做队前教育,看着他们像当年的自己一样成长,特别有成就感。”王以宁觉得,六年的校园生活滋养着她,让她变得更懂事、更有责任感。

  看到孩子从莽撞孩童到知礼少年的蜕变,六年级学生李云朗的妈妈赵女士很是欣慰,“家长学校的系统课程与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及时帮助,不仅提升了我的教育能力,还促进了家校联动,让孩子在一致的文明教育环境中成长。”

  副校长王艺雯说:“学校给孩子们创建了多彩的成长空间,百余个学生社团、各种竞技比赛、爱心互助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自信阳光、落落大方,也让校园呈现出欣欣向荣、文明和谐的最美样态。”

  “怎样能让文明校园的花开得更大?如何辐射更多家庭和学校?”这也是王艺雯最近一直在琢磨的事,“我们下一步计划把六大德育体系融入新成立的少年雷锋团,打造更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让文明校园建设成果不断巩固和提升。” (首席记者程静)

编辑:王嘉

1001000000000000

分享

网络台APP下载

西安网APP下载

   电脑版 陕ICP备09025004号
      @2000-2025西安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