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真实了!我甚至能闻到秦陵的泥土气息!”8月16日,西安奥斯卡大象元XR未来影院内,观众王茜激动地与同伴分享观看XR影片《隐秘的秦陵》的震撼体验——戴上VR头显的瞬间,她便“穿越”到秦陵地宫,指尖轻触即可“唤醒”兵马俑,在沉浸式视听盛宴中触摸大秦帝国的历史脉搏。
这座占地3000平方米的全国首家多厅虚拟现实影院,自1月落户西安以来,已吸引超1.5万人次体验“可触可感”的文化之旅。影院负责人梅艳鸣指着大屏幕上的影片库介绍:“目前,我们的21部XR影片正在持续上新,XR未来影院的其他分店也在筹备中。未来两年内,我们将在全国建设100家XR影院。”
8月18日,西安XR电影产业基地,工作人员对“影谱”(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系统进行调试。当输入一段关于盛唐诗人漂泊命运的文本,系统数秒内便生成了故事建议、剧本大纲及完整分镜,场景考据与人物刻画均达到专业级水准。
“以往需要多名编导协同创作一个月的内容,如今以秒为单位就能完成。”西安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西安XR电影产业基地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季萱介绍,西影集团2023年启动电影AI大模型研发,2024年9月发布“影谱”1.0版本,今年8月上线SaaS平台,专家级电影内容创作平台的推出,填补了国内电影垂直AI领域的空白。
在陕西,数字科技正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传承的“超级加速器”:全息投影、裸眼3D等技术让实景舞剧《长恨歌》历经19年仍常演常新,累计创收超20亿元;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通过虚实融合的数字体验项目,年吸引游客突破200万人次;“游陕西”智慧旅游平台整合全省文旅资源,构建起定制化服务与应急管理一体的数字化生态。
这一系列变革的背后,是陕西系统推进文化数字化的战略布局。2020年底,陕西6部门联合发布《陕西省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明确“开展文化资源数字化采集与管理”“开发沉浸式体验平台”等攻坚方向。
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提出,“探索建立文化和科技双向赋能的有效机制”“以数智赋能‘文学创作—舞台戏剧—影视制作—场景体验—文旅综合’全链条发展”。
“《意见》的出台,正当其时、意义重大。”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文旅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按照《意见》部署要求,统筹推进产业升级、项目攻坚、企业培育、消费促进等工程,着力打好重点文旅产业链群建设硬仗,持续壮大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
技术穿透历史厚度,数据活化文化基因,智能拓展产业边界。三秦大地正以“全链”之姿,迈向文化数字化的星辰大海,为深入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立文化和科技双向赋能有效机制写下生动注脚。( 群众新闻记者 柏桦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