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媒体 西安门户
青春赋能AI科普 校社联动弥合数字鸿沟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09/04 10:31 阅读量:

  为响应《“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推动数字技术普惠应用”的要求,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AI启明”社会实践队于7月奔赴渭南韩城市,以“分层赋能、精准服务”为核心,开展覆盖多群体的AI科普与调研活动,用青春力量搭建起科技与民生之间的温暖桥梁。

  “AI启明”社会实践队出发前全体成员合影

  前期筹备:靶向对接需求,筑牢实践根基 “AI科普不能‘一刀切’,要让每个群体都能听懂、能用好。”实践队在出发前多次召开会议,结合对韩城市基层需求的初步调研,为不同受众定制专属服务方案。针对社区工作人员,团队打磨“AI+社区服务”专题内容,聚焦信息统计、会议记录等高频工作场景,提炼AI提效的实操方法;面向老年人,设计简洁的AI生活操作指南手册,既简化语音助手查天气、设提醒的步骤,又总结“三要三不”安全原则;围绕青少年,开发“看图猜AI”“图灵测试互动”等趣味环节,搭配应用场景动画引导理性认知。

  实践落地:分层服务惠民,场景化传递价值

  社区专场:AI成基层服务“新帮手” 7月22日,实践队首站走进韩城市社区,为工作人员开展AI专题宣讲。队员以语音助手、智能导航等日常案例为切入点,打破“AI高深难懂”的认知误区,随后现场演示AI在社区工作中的应用:使用智能会议助手能实时整理讨论内容,自动生成可编辑纪要。这些“看得见、用得上”的演示,让社区工作人员直观感受到技术价值,队员们还一对一指导操作,确保大家能上手实践。

  老年专场:科技暖夕阳,安全记心间 7月23日清晨,实践队在公园开设“老年AI课堂”,围绕“智享数字生活,安全用好AI”展开服务。队员蹲在老人身边,手把手教他们用语音助手:“您对着手机说‘查明天天气’,它就会告诉您温度和是否带伞”“这样设置吃药提醒,到点就会叫您”。 72岁的王爷爷第一次独立用语音助手查完天气后,眼角满是笑意:“现在不仅会查天气,还能调大视频声音跟孙子聊天!”

  “AI启明”实践队制作的老年AI指南卡片

  青少年专场:趣味互动中树立理性科技观 7月23日中午,篮球场旁的青少年AI互动活动热闹开场。“大家觉得AI能画出和人类一样有情感的画吗?”队员抛出的问题引发热烈讨论,随后通过“图灵测试小游戏”——让孩子们分辨对话对象是AI还是人类,直观感受AI模拟交流的局限。

  校社联动:签约建基地,搭建长效服务桥梁 7月24日,实践队迎来实践的“里程碑时刻”——先后与韩城市丰裕路社区、北庄社区签订合作协议,挂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在丰裕路社区,双方约定实践队定期返校更新AI宣讲内容,开发社区高频场景的AI操作指引,社区则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并反馈优化建议;走进北庄社区,队员们先与孩子们展开“童言话AI”交流,倾听他们对AI的好奇与疑问,这些反馈为后续青少年科普锚定方向,社区干部也表示:“欢迎同学们常来,把新知识带到基层!”

  队员与北庄社区儿童开展“童言话AI”交流活动

  实践队与丰裕路社区(左)和北庄社区(右)举行授牌仪式

  实践回响:青春与民生共振,收获成长与认可 7月25日,实践队踏上返程,行囊中装满的不仅是调研数据,更是基层群众的鲜活故事:社区工作人员尝试用AI优化流程的认真身影、老人学习技术时专注的神情、青少年讨论AI时闪烁的好奇目光。“以前在课堂上学AI,总觉得离实际很远,现在才明白,科技惠民的核心是解决真问题。”队员张浩然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此次实践,不仅提升了队员们将理论转化为“可操作方案”的能力,更让韩城市群众逐步跨越数字鸿沟,感受到AI带来的便利。

  结语:从校园到基层,从理论到实践,“AI启明”社会实践队的韩城之行,是一次“青春与时代的双向奔赴”。未来,校社合作基地将持续运转,更多青年学子将带着专业知识走进基层,让AI成为弥合数字鸿沟、服务民生福祉的“温暖力量”,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青春动能。(作者:张彭 伍何洋)

编辑:董越峰

1000000000000000

分享

网络台APP下载

西安网APP下载

   电脑版 陕ICP备09025004号
      @2000-2025西安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