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媒体 西安门户
商洛扎实推进中国康养之都建设
来源:群众新闻 时间:2025/10/14 09:55 阅读量: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商洛,地处秦岭腹地,如今正不断书写“好生态”孕育“好钱景”的生动篇章。

  商洛自然环境优越,生态资源富集。近年来,当地通过挖掘药食文化、融合赛事经济、推动全域旅游等,形成多业态融合、多模态创新的“康养+”产业链,有力推动“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建设。

  依托生态资源发展药食产业

  秦地无闲草,商山多灵药。商洛拥有高海拔、高矿物质的生态环境,孕育了1192种道地中药材,如天麻、连翘、五味子等,其中110种为药食同源品种。

  丹凤县寺坪镇素有“山茱萸之乡”的美誉。全镇种植山茱萸面积4万余亩,年干果产量约1500吨,产量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过去,我们对山茱萸的管理比较粗放,技术含量低,基本靠天吃饭。”寺坪镇党委副书记彭周说。

  产业链条短、农残高、品质差、销售渠道有限,这些难题像山一般,困住了山茱萸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步伐。

  “镇党委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山茱萸产业联盟,整合11个村级合作社,通过扩规模、强链条、树品牌、促融合的方式,统一技术标准、品牌运营,推动传统药材向富民产业蝶变。”寺坪镇镇长李星儒说。

  如今,寺坪镇不断挖掘山茱萸文化,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康养福地”生态旅游品牌,推出山茱萸药膳,吸引游客前来旅游。

  近年来,商洛接连出台《加快药膳美食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文件,建立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推动药膳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2024年,中国烹饪协会授予商洛市“中国药膳美食地标城市”称号。商洛累计注册认证柞水木耳、商洛核桃、丹凤葡萄酒等特质农产品20个以上,97个特色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24年,商洛举办“秦岭山珍药膳美食大赛”“秦岭药膳论坛”等大型活动,发布十大药膳美食,提高当地药膳美食品牌影响力,带动2万多户群众增收。

  培育赛事经济推动康养消费

  7月9日,2025年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商洛站)在商州区开赛,一种以“票根”为纽带的消费热潮悄然兴起。在这里,用一张沙滩排球赛门票即可解锁城市“吃住行游购娱”综合体验。

  “太美了,这趟来得值!”带着家人自驾来蟒岭绿道景区游玩的游客程曦告诉记者,“沙排比赛期间,这里推出的优惠举措数不过来,我都看花眼了。像蟒岭绿道景区,带身份证和观赛票根就能免门票。”

  “体育为旅游业的发展作了很多贡献,带来了流量、丰富了业态、提升了品质。”商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彦说。

  据统计,2024年,商洛通过赛事带动游客量、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3%和25%。

  近年来,商洛以赛营城、以赛兴业,大力举办高水平排球赛事,重视开发山地运动、森林运动、野外探险、水上运动、田园农事等特色赛事,推动形成具有商洛特色、充满人文气息的赛事体系。

  在举办赛事的同时,商洛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拓展城市运动新场景。国家排球训练基地综合训练中心、“一带一路”国家青少年排球高水平训练基地和中华龙舟训练基地等一批体育重点项目正在建设。商州群众运动公园等运动场地陆续建成,进一步满足了群众多元化运动需求,提升了城市品质。

  用好气候资源激活绿色引擎

  10月13日,云雾缭绕的镇安县海棠山,迎来一批观看云海的游客。

  曾经的“深闺美景”在游客的镜头中成为引爆网络的流量密码,为沉寂的山村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这样的故事在商洛屡见不鲜。

  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区,其生态本底得天独厚,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350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8.5%。这些优质生态资源为CCER林业碳汇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基础。

  2024年1月,CCER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重新启动。镇安县敏锐抢抓这一机遇,主动推进CCER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加速推动林业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

  据了解,该项目覆盖镇安县14个镇(街道),造林规模8928公顷,计入期为40年(2021年1月1日至2060年12月31日)。经测算,预计项目计入期内总减排量779054吨,年均减排量19476吨。

  通过碳汇价值转换,项目不仅能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助力农民致富,还兼具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成为商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在秦岭绿意盎然的群山间,商洛正不断写下绿色发展新篇章,走向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好未来。(群众新闻记者文超)

编辑: 石彬

1003000000000000

分享

网络台APP下载

西安网APP下载

   电脑版 陕ICP备09025004号
      @2000-2025西安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