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媒体 西安门户
全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收官:科技筑梦陕西 创新赋能未来
来源:群众新闻 时间:2025/11/17 10:47 阅读量:

  11月14日下午,西安寒意渐显,但2025年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颁奖暨优秀项目展示活动现场却气氛热烈,驱散了初冬的清冷。路演厅内,多位科研人员化身“推销员”,对着评审和观众侃侃而谈;展示区里,一个个优秀项目吸引投资方与技术需求方驻足交流。这场已连续举办十年的科创盛会,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科创浪潮,奔涌向前

  “传统金属骨科内固定物在骨骼愈合后常需二次手术取出。而我们研发的丝素蛋白螺钉,原料来自蚕丝,突破了传统金属材料的局限,不仅能在患者体内安全降解,还能有效促进骨愈合,且无免疫排斥反应。”《再生丝素蛋白骨植入器械的临床研发与转化》项目成员、西京医院骨科主管技师陈旭在展示区内向记者介绍,她一手持一枚看似寻常的浅黄色螺钉,一手握着雪白的蚕丝茧。

  “从实验室到手术台,我们走了很长的路。”陈旭透露,她们团队已完成7例临床试验,患者反馈良好;今年已在全国多家中心开展160例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螺钉的性能和生物安全性。“患者的认可,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陈旭说着,其项目负责人完成路演后也快步来到展示区,与她一同向参观者详细介绍项目。

  当天进行的决赛中,除了陈旭团队的项目,还有《基于柔性制造工艺的石英谐振子产业化》等3个获得一等奖的项目参与路演。

  其中,《输油气清检一体化智能管道机器人》项目针对我国油气管道清管作业与内检测长期分离、检测周期长、成本高、复杂管道通过性差等行业难题,创新提出清管检测一体化技术。项目负责人、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郑杰表示:“我们的机器人一次发球即可完成管道清理和检查,既提高了效率和精度,又降低了成本。”

  展示区另一侧,现代农业组的元生爱特奶绵羊项目展板前,项目负责人正与达成合作意向的签约方交谈。项目成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陈振豪介绍:“这是我国首个自主培育的乳肉兼用奶绵羊新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谈及参赛感受,他认为大赛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展示出创新创业的十足干劲,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现代农业未来的市场方向。”

  机制创新,以赛促转

  本次大赛由陕西省科协、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等9家单位联合主办,陕西地矿集团承办。今年创新采用“专项赛+挑战赛”“征集制+邀请制”相结合的形式,广泛动员优质团队与成果参赛。参赛项目涵盖新一代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能源化工与地质矿产、土木建筑工程与材料、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等6大领域。

  据了解,专项赛分为线上初赛、专项路演和决赛答辩三个阶段,通过搭建高水平竞技平台促进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激发科研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专项赛作为主赛道,累计吸引603个项目参与,参赛团队总人数达4600余人。经初赛、专项赛层层筛选,75个项目晋级决赛。

  “挑战赛是今年特别增设的环节。前期,我们深入企业一线精准挖掘技术瓶颈,面向全社会‘张榜求贤’。”省科协企事业部负责人介绍,“挑战赛扮演‘协调者’角色,有效促进了‘需求方’与‘挑战方’的深度沟通。”这一尝试也是通过市场化方式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破解技术难题、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

  11月13日至14日上午,挑战赛针对从地矿系统征集的技术需求,对11家单位带来的解决方案进行了专业评估与综合评比。陕西地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屈永安表示:“通过承办大赛,与各行业、各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竞技交流和学习互鉴,不仅有助于推动地质科技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融合,更将为我们在推动地质矿产关键领域技术创新注入新动能。”

  大赛最终评出27个一等奖项目、53个二等奖项目。其中,《智慧工厂三维可视化平台建设》《柔感智材——面向机器人智能感知的多参量材质识别传感技术》等8个一等奖项目与相关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并现场签约。

  十年耕耘,硕果累累

  自2016年省科协借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在陕举办之机,首创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以来,十年间,省科协联合相关厅局持续围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主题办赛。从起步到深耕,大赛见证了三秦科创力量的成长与蜕变。

  十年来,大赛累计吸引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4600多个高水平科技项目同台竞技,遴选1900余个获奖项目,推动560多项成果成功转化或企业应用,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科技动能。

  省科协党组书记李豫琦指出,举办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旨在搭建一个激励创新、支持创业的舞台,发现和培育一批勇立潮头的创新创业力量。未来,省科协将继续联合各主办单位,持续完善赛事机制,做优做强“科创三赛”品牌,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提供更实支撑、搭建更广平台。

  大赛虽已落幕,但创新创业永不止步。这些闪耀智慧之光的科创项目,如同饱含生机的种子,必将在三秦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陕西培育新质生产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坚实科技支撑。(群众新闻记者孙亚婷)

编辑: 石彬

1003000000000000

分享

网络台APP下载

西安网APP下载

   电脑版 陕ICP备09025004号
      @2000-2025西安网 版权所有